综合病区 万卫昌
病区交给我一个回忆的任务,我说吃晚饭时再说吧,于是晚饭毕放下筷子开始发呆,而当我想起几个月前还在老医院的情景,脑海中浮现的,竟然是院后那条狭长又亲切的马铺路,和我们一直相伴了多年的食堂——红艳美食店。
老中医院背后,有条马铺路。马铺路自银座街以西,突然繁华起来,路旁许多的饭店林林总总,老电线杆还横在路中间,使得本来就不宽敞的路,更加挤得车水马龙行人缓慢。周边的工地并不见很多,但一到中午黄昏,许多工人就纷纷出入在这些物廉价美的小吃饭店,而他们进来最多的,还是我们的对外食堂红艳美食。
那时候我们的患者不多,食堂兼对外营业理所当然。只是每到午餐时,人多为患,工友们常常来不及整理衣服上的污渍,围桌团团而坐,间或可见人手一瓶红石梁,氛围极好。我们职工也是白服不辍,比肩而坐。我常因找不到座位而端盘直奔二楼,享受二楼的阳光独好。
老板王汝红一家,都很健谈热情,风俗世故信手拈来。值班晚饭时我常去得晚,那时食堂人虽少,却不会寂寞,一些著名的晚客如大忙人刘峰主任,麻醉党总等,我们都是辣民,常常是一碗麦面,厨房里倒来剁辣酱,老板就常常坐到一起胡扯。我还颇为想念食堂的年轻胖厨师,动作利索而且他似乎打菜较多一点,哈哈,不知道他去了哪里。
马铺路是一个很奇怪的地方,路桥城区在那个年代急速地发展扩张,就要到马铺路的时候似乎就嘎然而止。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从容面对繁华,依然坚持乡土的马铺路。“陕西特色凉皮肉夹馍”、“冰娟炸酱面”、“吉祥馄饨”、“江西小炒”、“湖南钵仔”……马铺路美食还在继续,而我们中医院已经破茧成蝶,雀飞东南。
新的中医院食堂实行医患分餐,无工友们的掺合,无白大衣晃眼,宽敞明亮,干净卫生,空调强劲,哈哈。人气比以前更加旺,中午稍迟就没有了菜。没有了马铺路美食的丰富,但迎来了蒋大厨的醇厚。随着中医院的业务新跨越,希望我们的食堂也能与时俱进,让我们职工吃饱喝好,干劲更足!